高一小游,婺源小旅行的杂感

大家都想了解一些关于婺源小旅行的杂感和一些高一小游相关话题,接下来就让小编带你走进婺源小旅行的杂感的案吧。


思考者笔记——包含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希望能与大家的思想碰撞、心灵的沟通。每周一、三、五20:00发表三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请阅读并分享!


国庆假期,原本打算去附近散步,但一想到旅游景点人头攒动,道路拥挤,我突然就失去了出去的兴趣。在家和孩子一起读书、聊天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但孩子们耐不住寂寞,我和妻子很理解他们的心情,驱车前往如东丰里的婺源花园。


准确的说,婺源并不是一个旅游景点,而只是一座私家小花园。启蒙中心的主人是我高中母校的主任,主任简单寒暄后,饶有兴趣地带着我们去了他的启蒙中心。


袁校长原本喜欢书法、绘画、雕塑,2003年退休后,他创作石雕纯粹是出于爱好和兴趣。温校长偶然收集到一块石碑,这块石碑来自明末清初江南女子毛丕江和秦淮美女董小婉居住的如皋水园。王朝。


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水园一度衰落,园内的一些石雕、碑石散落在民间。袁州看到这些石刻,感觉自己发现了宝藏,他把上述步骤记录了下来,并请来了启功大师等现代书法大师,撰写了墓志铭和墓志铭。


起初,袁校长把这些石雕挂在墙上,后来规模逐渐扩大,他萌生了建造一座私家花园的想法。于是,他用了13年的时间,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在自家院子里修建了“孝顺文化长廊”和“法治教育园”。


他亲自雕刻了公园的纪念碑,打磨了10多把刻刀,打磨了1000多个头像,并修建了一条横跨200多米的文化长廊,由168块纪念碑、牌匾和22副楹联组成。参观人数超过40,000人次。


孝文化长廊共有24座石雕,每一尊石雕上都刻有向长辈孝敬的传统词句和图画,每一笔都蕴含着元校长的心血。法治教育园内刻有从周公到民国历代著名“法家”的形象。


里面的墙上挂着风里文苑的真人照片。由于战乱和之前的迁徙,园园早已不复存在,园长环顾四周时,在南通图书馆发现了一本记载园园当时建筑情况的书。这一切都基于实际研究和绘图。他高兴极了,将圆园八景并附文字刻在石碑上,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圆园的盛况。


文苑的主人是乾隆朝的盐商王志恒,他很尊重茅碧江、董小万,对书慧苑有回忆,他很珍惜这一点,在苏霍四白池畔修建了生命塔。这座花园在乾隆二十三年几乎荒废,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夜深吐月,夜水流水”。明亮的。”


丰里文苑原为丰里张祚所建,位于燕河两岸,后归属王氏。


园林布局如诗如画,亭台楼阁,曲径通幽,湖光山石,玲珑剔透。园内有读书廊、紫云阁、白雪亭等美景,曾被誉为私家园林经典,名扬港汇。


郑学、文梅等众多文学家曾在园园生活过,留下了许多名著,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全国。


文校长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信仰,倾尽所有积蓄建设婺源,无怨无悔。他一直愿意付出并致力于文化项目。


婺源花园于2004年开工建设,2017年竣工。随着婺源花园的建成,很多人来此参观。“命名婺源的目的是为了让年轻人了解生命的真谛。”袁校长说。


参观吴园,感触良多。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如果没有记录,水中心和文学中心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个人的作用看似微不足道,但元总统十多年来为创建“孝道文化长廊”和“法治教育园区”以及与大庆、文鹤洞的合作不懈努力。将其刻成石碑供人们参观,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可以说是功德无量。


所有的物质财富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文化却永存。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文化历史空间里,如果仅仅满足于吃喝玩乐,那和动物世界有什么区别呢?


袁校长的成就值得学习。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无限的可能性。采取对社会有益的现实步骤。或许你还没有意识到。事实上,迈出一步的那一刻,就变成了永恒。


婺源虽小,但似乎已经渗透了数千年,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教育和启发。很多人都喜欢去美丽的山川旅游,品尝世界各地的美食。但如果仅限于吃喝玩乐,那就低俗庸俗了。以后带孩子去玩的时候,我会帮助他们更加领略文化之美。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